專訪防疫守衛兵-感染管制小組 作者:小編

發佈日期 : 2023-07-28

防疫守衛兵-感染管制小組

  一提到「感染管制小組」,小編馬上聯想到「內外夾攻大立腕」,不自覺看手有無乾淨?!其實感染管制小組不只是醫院的糾察隊,同時也是扮演著名偵探的角色,找尋並分析問題即時提供醫院快速做決策的方向,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認識防疫功臣之一的感染管制小組其成員及工作內容。

  感染管制小組團隊係由蔡進相醫師、黃怡箐感管護理師、周笠珮感管護理師、吳秀娟愛滋個管師。另現任八病房莊雅雯護理長、門診部陳玥礽副護理長,都是過去感染管制小組優秀的團隊成員,目前也都持續參與感染小組的各種內部討論。已轉換跑道的黃淑惠護理師,疫情期間也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感染科蔡進相醫師表示,感染管制對醫院十分重要,是病人安全的基石。為此大多數醫院都會成立專責單位來處理相關業務。病患來醫院是求治療改善病痛的,慮及醫院的醫護人員、員工、其他患者都可能存在感染的風險,而小組的任務就是要想辦法不要讓醫院變成一個疾病散播的溫床。感管小組的工作原則就是維護醫院感染管制安全,讓病人得到好的治療。事實上,感染管制政策的背後,從中央疾病管制署到地方衛生局疾管科,是一條鞭的傳染病防治網組織架構,而醫院的感染管制小組就是窗口,落實政策宣導到執行,特別是在疫情嚴峻時期,這個角色更顯得重要。

  「感染管制小組」從本院的定位上來看是特殊功能的編制,它不是一個「決策」單位,比較像是「幕僚」單位,它的功能必須要上情下達及下情上達,透過開會跟各單位討論、溝通及修正協調來整合大家的立場及想法,到最後得到共識並做出實際行動,這些都是在疫情當中每天要面對的挑戰,在應對未知且變化多端的傳染病,小組必須快速縝密規劃各方面管理政策,小編詢問小組成員其工作背景以及遇到歷史性的新冠肺炎疫情當時心境為何:

  吳秀娟愛滋個管師:從臨床單位護理長轉任感染管制小組剛滿三個月,以前在單位都是配合執行的層面,現在轉換角色後,對於感染管制推動的政策及想法有更深入了解,對於未來設定的目標是盡快考取愛滋個管師及感管師證照。

  黃怡箐感管護理師:首先要成為一名感管護理師之前,必須先經過成大總院為期三個月(120小時)的訓練,受訓結束後還須報考相關證照,也才能有相對的能力擔任感管護理師。從臨床單位轉任感管小組已經三年,剛加入就遇到COVID-19的疫情,雖然很辛苦,很多事情也需請教有感管經驗的前輩(莊雅雯護理長及陳玥礽副護理長),但也學習到很多。感覺深刻的部分也包含防疫期間與醫師之間的合作,蔡進相醫師行事果決,對外也很有魄力,讓我們在疫情期間能迅速對應。接觸感染管制後深刻的體驗到,疾病的傳播不只有在病人身上,員工也會有傳播感染的風險,因此與其他單位密切配合也很重要,才能將CDC政策好好的推廣落實。疫情嚴峻當下,不管是自己或別人的手機鈴聲一響都會很緊張,下意識趕緊拿起自己手機查看是否有來電訊息,很怕漏掉每一通重要電話,連晚上睡覺電話也都不敢關靜音。

  周笠珮感管護理師開玩笑說道:當時在疫情緊繃時刻,週五午后中央政策一發佈,星期一即調整上線執行,其中最難的是跟各單位溝通協調,絞盡腦汁讓頭髮都白了一半,以前在臨床工作需要「體力」,但在感染管制小組需要的是「腦力」。從臨床單位來到感染管制小組的轉變,當然學習很多同時也付出很多,疫情嚴峻時,處於24小時On Call狀態,一通電話必須趕緊起身處理,在家庭及工作上做拉扯選擇,真的很辛苦。目前雖然疫情比較趨緩,但包含假日休息一樣要24小時待命,因為某些特定傳染病仍有24小時之內需完成通報的規定。

  蔡進相醫師幽默說道:這三年來很謝謝團隊成員的互相信任,也很謝謝我的車沒有出包,每天載著我往返台南至雲林二百公里。因大家都慣性想諮詢感染管制小組所提供的資訊及建議,因此小組很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要隨時更新防疫資訊,讓傳染病防治的政令宣導有所依據,面對三天一小改、五天一大改的政策,小組都須小心謹慎、戰戰兢兢的應對每一次狀況。

  看大家好似雲淡風輕講述歷程,但小編還是能感受到感管小組當時的辛苦。

 

防疫視同作戰

  蔡進相醫師表示,相信大家都有聽過「防疫視同作戰」這句話,防疫就跟打戰一樣,特別是像這種大規模的疫情,在醫院係以院長室做為領導中心,協同全院一級主管成立防疫小組,視疫情狀況不定期召開防疫會議,一旦政策有需變動或討論時,才能有效率進行決策。

  因感染管制與臨床醫療息息相關,如何做快速而縝密的規劃?這是感染管制小組須面對的議題,因小組所提方案皆屬全院性,一定都會影響到各科室,因此在召開大型防疫會議前,必須事先做好與各單位的溝通及協調,因為「開會不是用來討論的,開會是用來做決定的」,譬如今天開會議題是有關病房調整或設立篩檢站及門診等事項都需相關單位配合,因此事前的「會前會」就很重要,蒐集各單位想法及顧慮來整合後,擬訂出共識在正式會議上提出讓長官做裁決,這樣才能將事情快速的推動,避免在會議上出現你一句、我一句、你看我、我看你的窘境。

  而從新冠肺炎疫情開始,一連串感染管制措施、演練、通報、防護,都是在考驗整個醫院團隊的緊急應變能力及合作默契,讓蔡醫師印象深刻的是在疫情剛開始時,在採檢跟疫調都需採高規格模式,這個過程是相當繁瑣辛苦的,通常採檢報告都在傍晚發出,若發現有陽性反應,接觸同仁也須匡列、造冊緊急召回,有次已接近晚上十點,也是召回十幾位同仁,而病房護理長、護理師即使都下班在家了,也是接獲通知後立刻在1、2小時內回來醫院幫忙,沒有分你、我的事情,大家都立刻團結在一起,為了守護最後一道防線而朝相同的目標努力。

  周笠珮感管護理師:不管是採檢站設置、醫病本身或疫苗施打等都需借助各單位的力量,才能讓事情順利推動。疫情嚴峻時可以看見清潔人員無時無刻在醫院各個角落進行消毒、擦拭,另外印象深刻是在採檢站的設立,因一開始會有許多社區居民來採檢,當時天氣非常炎熱,即便站下來動輒三小時,穿著厚厚的防護衣,裏頭浸著全身的汗,對於同仁們的配合及付出,真的很感動。

  黃怡箐感管護理師:因應春節期間,流感或COVID-19都是高度傳染期,因此上級衛生主管機關會召開會議制定許多方案請醫院配合,其中包含回國之國人入住防疫旅館採檢業務,當時雲林縣衛生局集結縣內六家採檢院所一起承接這個工作,在那期間與衛生主管機關及其他醫療院所一起共事也是一個特別的經驗。

 

勤洗手、戴口罩

  不管面對什麼樣的新興傳染病,感染管制小組宣導勤洗手、戴口罩是很基本安身立命、趨吉避凶的原則,在醫護人員對傳染病資訊上可再繼續教育對其有基本認識,因新興傳染病通常都是在未知的情形下去認識它,若能先初步了解相關資訊後,在臨床上也可第一時間有所警覺,並配合落實TOCC機制,詢問並記錄旅遊史(Travel history)、職業別(Occupation)、接觸史(Contact history)及是否群聚(Cluster)等資訊,遵循相關感染管制措施,及時採取適當隔離防護措施,把具風險的患者做隔離處置,才能避免防疫漏洞產生。

  因此平常不間斷的學習教育很重要,希望院內同仁可以積極參與感染管制小組定期開設的課程及演練相關的議題,也可從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CDC網站上得知各類別傳染病判斷基準、傳播風險及相關規定等資訊,一起守護你我他的健康安全。

  感染管制小組未來的目標是希望在醫院安全把關及院內各種感染指標上做品質管理的優化,如抗生素管理朝向電子化等,另外小組也有辦理愛滋個管業務和雲林第二監獄感染科門診,承接的業務量相對在雲嘉南地區的矯正機關來說較多,目前已開始與其他醫學中心、學術相關單位做經驗分享與交流,未來展望便是強化感染管制業務,整理斗六分院的感染管制經驗,在國內外重要會議進行學術交流。

感染管制小組